最近不少人问起电影院经营许可的事,特别是那种想在小县城开个私人影院的老板们。别看只是张证件,里头的门道可真不少。今天就掰开揉碎了给大家讲讲这里面的弯弯绕绕。

第一步:搞清楚你要办哪种证
电影放映证分两种,一种是《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》,另一种是《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》。普通小影院办第一种就行,要是你还想搞影片发行,那得备齐第二种。
去政务大厅之前,建议先上国家电影局官网查最新政策。有个朋友去年在城郊开的汽车影院,就因为没注意新出的《点播影院管理规定》,材料被打回来三次。
第二步:备齐这五类必备材料
- 营业执照副本(经营范围必须有电影放映相关字样)
- 法人身份证复印件
- 场地证明(房产证或租赁合同)
- 消防验收合格证明
- 放映设备清单和来源证明
特别提醒下,现在各地对消防安全特别较真。去年杭州有家私人影院,装修花了80万,最后卡在消防通道宽度差5厘米,硬是又多砸了10万改造。
第三步:现场审查的隐形门槛
材料过关只是开始,真正的考验是现场核查。几个容易被扣分的点:
- 放映机房必须单独隔离,好多小影院用玻璃隔断糊弄,现在行不通了
- 3D眼镜消毒柜现在成了必查项,要能看到消毒记录
- 应急照明持续时间不得少于90分钟,别贪便宜买劣质产品
有家连锁影院在南京的分店,就因为备用电源转换时间超标0.5秒,生生拖了两个月才拿到证。
常见被拒原因TOP3
- 座位间距不达标(现在要求1.1米起)
- 放映员资质造假(必须持证上岗)
- 片源授权文件不全
建议在正式提交前,先花几百块找个代办咨询下。去年苏州有家影院,自己折腾半年没过,找专业机构两周就搞定了,其实就差个节目单公示牌的格式问题。
特殊情况的处理技巧
要是遇到历史建筑改造、宅基地改建这类特殊场地,记住两个诀窍:
- 提前三个月跟文化部门报备
- 准备至少三套改造方案备选
北京胡同里有家网红影院,就是靠文物局出的适应性改造证明,把审核时间缩短了一半。